讀書|安妮女王式住宅,最復雜的房屋建筑之一
分類: 最新資訊
說說詞典
編輯 : 大寶123
發(fā)布 : 04-07
閱讀 :130
荷蘭人在17世紀曾建造過既溫暖又舒適的小房子,如果有所謂“荷蘭式復古”出現(xiàn),倒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一種不同于“荷蘭式”,但并非與之無關的18世紀復古風格于1870年出現(xiàn),有效率、無仆婦的小型住宅因而得以順利發(fā)展。這項復古風格就是安妮女王風格(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筑風格的代表)。安妮女王式設計的原創(chuàng)人,也是大力鼓吹這種風格之士,就是撰寫實用指南《房屋建筑》的史蒂文森。史蒂文森認為,無論是新哥特式、新希臘式或新羅馬式,都不適合住宅。他謀求的是一種較具居家意味的做法。他以非常寬松的尺度和17世紀英國家庭建筑為根據進行設計。史蒂文森設計的房子一般都用不涂灰泥的紅磚建造,房屋外觀通常不采用古典風格的精雕細琢,即使偶有裝潢也是淺嘗輒止。不過他設計的外觀也絕不貧乏,因為它們包括各式開窗、天窗、煙囪、金屬工藝、窗板以及凸窗,而這一切都以不規(guī)則方式安排,顯示設計者無意強調對稱與調和。史蒂文森稱他的設計為“自由古典”,只是此一名稱始終沒有流行,大家都稱它為“安妮女王”式設計。這種不拘泥于歷史的手法于是成為它的設計訴求,安妮女王式的住宅因而博得“魅力十足”與“生動有趣”的贊美,很快讓社會大眾心向往之。安妮女王式住宅的內部裝潢幾乎完全將歷史正確性置諸腦后。史蒂文森自己的住處名為“紅屋”,里面不僅擺設當代家具,還有齊本德爾式、洛可可式與18世紀荷蘭式等各式家具。安妮女王式室內設計的目的,在于盡可能地以“藝術”的方式將18世紀與19世紀的家具混為一體,以營造一種生動的效果。基于這種意義,安妮女王式房間展現(xiàn)的,“主要是一種處理,而不是風格的和諧”。雖說這么做難免導致室內擁擠,但與較嚴謹?shù)臍v史性風格相比,這能使屋主享有大得多的運作自由。安妮女王式風格的另一優(yōu)點在于設計。由于這種風格崇尚不規(guī)則,房間可以依照屋內進行的活動而設計,可以有不同的造型與大小,可以依據不同的方式結合,天花板的高低也能各不相同。爐隅、窗椅以及凹室的使用,更增添了房間溫馨與輕松的氣氛。這絕不是說安妮女王式是一種功能性風格,它的靈感多在視覺方面,但在無意之間為較小、較有效率的房屋設計開啟了方便之門。同樣偶然的是,由于安妮女王式房屋的主要建筑特色是有許多漆成白色的小格窗,室內色調也較過去明亮,一種類似安妮女王式的建筑風格也在美國出現(xiàn),歷史學家文森特·斯庫利稱這種風格為“木瓦風格”。受到早期殖民風格住宅建筑的影響,紐約建筑公司麥金·米德·懷特公司在東海岸建了幾棟華廈,以推廣木瓦風格。這幾棟建筑納入了許多安妮女王式的特色,包括不規(guī)則的山形墻、屋翼、窗戶以及門廊等,但它們一般為木造建筑,而且以木瓦覆蓋。盡管這種設計在一開始以大房子為對象,但事實證明它的設計手法極具彈性,各項特點也能適用于小房子,例如科德角小屋。最后,木瓦式不再只是一種風格,而逐漸成為美國郊區(qū)特有的風情;裝潢程度視屋主預算的多寡而定,有時使用木瓦,有時不用木瓦,有時富麗堂皇、令人贊嘆(例如青年建筑師賴特的作品), 而所幸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都比較平實、質樸。 隨著安妮女王與木瓦風格的流行,如何設計出令人滿意的小屋的問題解決了。克里斯汀·弗雷德里克在《家居工程》中作為示范的那棟位于芝加哥的房子,采用彈性設計,使大小不同的房間能視功能與需求而結合,這樣的方式即源于木瓦風格。它的爐隅與凹室設計、不規(guī)則的門廊與各式尺寸不同的窗戶,處處透著一種經美國感性過濾而呈現(xiàn)的安妮女王風格。這棟房子代表著那個時代房屋的典型;在那個時代,為充分利用家居生活科技所提供的種種舒適與便利,房屋的設計都以效率掛帥。但同時,它的內在樣貌則與過去并無太大差異。有些房間的樣貌改觀了——其中尤以廚房與臥室的改變最大——但客廳仍然維持著大家熟悉的那種暖烘烘的氣氛。壁爐不再是一種功能必需品,但仍然象征著家人的圍爐之樂。歷史性裝潢因為大多數(shù)人無力負擔而簡化了,但它們的痕跡依舊存在。(本文節(jié)選自《家的設計史》)《家的設計史》[波] 維托爾德·雷布琴斯基 著譚天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:[波] 維托爾德·雷布琴斯基 編輯:袁琭璐責任編輯:朱自奮